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指引下,准格尔旗提出在沿河优化发展区优先发展高效农牧业,确立了五家尧中心村按照“以资源定产业,以产业定就业,以就业定人口,以人口定社区”的原则,提出“种植业向基地集中、养殖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的建设思路,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管理和服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农民参与”的运作机制,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村面貌的“华丽转身”,农民人均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
十二连城乡属准格尔旗北部沿河农业的优化发展区,这里水土资源富集、土地宜集中连片、农牧业生产空间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2006年,十二连城乡率先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五家尧村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即按照“自愿、依法、有偿、流转”的原则,把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以一定形式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企业一年以每亩300元的价格给付农民土地租金,继而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五家尧村户均耕地面积40余亩,按照土地租金算来一年就能收入12000多元,然而三十年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机制已经在农民心底根深蒂固,放弃了土地使用权,让农民纯粹脱离农业生产,企业拿走了农民的土地,下一步农民将何去何从,刚一万多元的地租能维持生活吗,群众出现了抵触情绪,土地整合面临着严重阻碍,村“两委”及时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动员会,通过举例子算细账,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这一方式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实惠。通过算账引导,农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主动参与到土地流转工作中。截至目前,五家尧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比例已超过91%.
实践证明,公司化经营不仅释放了大量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而且农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的余地。其一公司承包农民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实际上只是经营方式的转变,即实现种植业科学化、组织化管理,其劳动力来源主体仍然是农民,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农民返聘回来,按照农民的种植专业特长分配到一定的岗位上,按月给付农民工资,一般为1600-2000元之间。纵然还是与土地打交道,但是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以前传统小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企业打工,充当了新型的产业工人;其二企业的入驻,使五家尧村步入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道路,农户通过“倒包”的方式承包企业的温室、大棚,每年按栋数给付承包费用,并享受公司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同时委托准格尔旗农牧局聘请科技特派员对园区种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更让农民欣慰的是公司在种植、生育期管理、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公司化统一管理,这就意外着农民再也不用在销售上单打独斗了,从而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等问题;其三企业承包农户土地,解决许多想外出务工的农民的后顾之忧,以往想外出务工担心土地撂荒,影响土地质量。现在可好了,土地企业来耕种,还有土地租金,这都将归功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2006年五家尧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6元,到 2011年达到22389元,2006年以前,五家尧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以种养殖生产性收入为主,如今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这一“沉睡的资本”已经苏醒,相较过去单纯的个体种植和打工的收入,农民也有了像地租、工资等更多的收入来源。